《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2.课程编码:106011860
3.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4.适用学制:三年\四年
5.课程学时:
6.所属教学单位:学前教育学院
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作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上,增进本专业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认知,培养学生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提升科学教育素养,为后续《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评价》等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的基本理论;形成设计、组织、实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感悟科学精神,树立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发展的儿童观,增强为国家培养未来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师。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等方法。
2.能力目标:具备设计、组织学前儿童科学集体教育活动、科学区域活动、科学游戏活动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解决幼儿园中遇到的实际科学教育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萌发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热爱和忠诚之情;在设计、组织、实施、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能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全面的人格教育。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
单元 |
主要内容 |
学时 |
教学目标 |
1 |
理论基础 |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掌握:国内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
1.2中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学前儿童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
2.1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 |
|
了解: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性。 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的精神与要求。 掌握:制定单元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的方法。 |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
第三章学前儿童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和方法 |
3.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和范围。 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 掌握:灵活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常用方法。 |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 |
2 |
实践操作 |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
4.1观察认识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
了解:学前儿童观察认识类、实验操作类、技术制作类、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理解:各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策略。 掌握:独立设计并组织指导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
4.2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4.3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4.4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
5.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
|
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幼儿学习数学的核心经验。 掌握:初步学会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数学活动。 |
5.2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
5.3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
5.4学前儿童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
5.5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
5.6学前儿童时间与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
第六章学前儿童科学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 |
6.1学前儿童科学区域活动概述 |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区域活动的特点和类型。 理解:班级自然角、科学区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策略。 掌握:组织科学区域活动的能力。 |
6.2班级科学区的创设与指导 |
6.3数学区的创设与指导 |
6.4班级自然角和户外种植饲养区的设计与指导 |
6.5科学发现室的设计与指导 |
|
|
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 |
7.1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概述 |
|
了解:科学游戏活动的特点、价值和类型。 理解: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要求。 掌握: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能力。 |
7.2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3 |
资源拓展 |
第八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资源 |
8.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含义、 类型与作用 |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创设与管理。 |
8.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
8.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创设与管理 |
第九章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
9.1家庭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
|
了解:家庭和社区资源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理解: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掌握: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
9.2社区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
4 |
反思评价 |
第十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
10.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概述 |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概念。 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方法。 |
10.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
10.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
五、课程考核评价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本课程采取实践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二)成绩评定: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六、教学方法及教学条件说明
(一)教学方法
1.翻转课堂
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2.实境视域下的案例分析
实境学习视域下案例分析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而展开的教学与学习,强调学生对于问题多维度的发现与解决,这种多元的思维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同时对于未来作为幼儿教师进行活动设计与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幼儿未来更为深入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优质幼儿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并从“完整儿童”的角度出发,在培养幼儿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持续思考、理性与创新思维、批判质疑、理解能力、勇于探究、技术运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提供广阔的平台。
(二)教学条件
1.线下教学条件:
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成套的科学探究材料,为学生熟练使用科学活动材料、模拟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了条件。实验室中的远程交互平台,能随时观摩附属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分析、解决真实问题中实现深度学习。
②建立产业学院使学生的实训项目不再是教室中的模拟形态,而是在各个幼儿园进行,学生面对幼儿,设计、组织、实施科学教育活动,在应对真实的挑战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情感。
2.线上教学资源:
①基础教学资源包,主要有章节学习任务单、章节内容精讲视频、随堂测验、教案及课件、思维导图、主题讨论等,为线上线下有效互动提供了条件;②拓展教学资源包,主要有科学知识库、科学活动案例库、科学小实验、学前教育政策文件、课程相关论文集、拓展阅读资料等,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积累了活动素材。③专门设置了“讲好科学故事,传递科学声音”教学资源包,传播科学资讯、探索中国科技史、漫游科技馆、朗读科学经典、纵览科普视界、博览世界科技等内容,实现课程思政,教书育人。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 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7.
[2] 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3] 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4] 丁香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9.
[5] 在线课程: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